近日,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案件。據悉,2023年10月,唐某在朋友圈看到一則招聘信息,發(fā)布者李某稱可辦理帶編制的教師工作。唐某隨即與李某取得聯系,欲辦理某校的教師工作。
李某謊稱自己有相關人脈,需先支付訂金才能詢問是否可以辦理。唐某遂將錢款轉給李某,并寫了收條。一段時間后李某回復交額外“辦事錢”便可辦理,唐某欲加錢直接辦理干部編制,李某趁機多要了一些錢款。
在后續(xù)的幾個月里,李某多次以辦理難度大、運作需要時間為由推脫。2024年5月,由于等待時間過長,唐某夫婦遂想轉辦其他工作。為騙取二人信任,李某詳細描述了入職后的福利待遇,夫婦二人被細節(jié)所迷惑,應要求又追加了“辦事錢”。
2024年末,李某徹底與唐某一家斷聯,這時,唐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,遂至公安機關報案。
經查,2023年10月至2024年12月,李某在朋友圈發(fā)布廣告,謊稱有能力辦理工作,以需要辦事費用為由騙取被害人唐某,又以相同方式騙取被害人王某。
法院審理查明,被告人李某謊稱能為他人辦理工作,騙取被害人錢款,數額巨大,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,依法應予懲處。公訴機關的指控成立。
另證實,李某曾因犯詐騙罪,于2021年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,緩刑三年并處罰金。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,依法應當撤銷緩刑,實行數罪并罰。
依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相關規(guī)定判決:被告人李某犯詐騙罪,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,與前罪數罪并罰,決定執(zhí)行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。責令其向各被害人退賠損失。(完)

